在家庭教育中,许多父母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:明明已经多次告诉孩子某件事情,但孩子却依然会犯相同的错误。这种情况的发生,往往与家长的沟通方式有关。许多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,往往把焦点放在自己要传达的内容上,而忽略了孩子是否真正理解并接受了这些内容。
一、从家长表达自己的要求到孩子将这些转化为行为需要经过的阶段
1. 家长要清楚沟通的目的,
2. 通过引导式的沟通方式,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意思,认同这些意见,并付诸实际行动。
3. 孩子还要将这些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观点和人生经验。
以一个孩子摔倒的例子为例,孩子妈妈的责备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。她虽然想表达的是关心,希望孩子以后小心走路,但她说的话却让孩子感受到责备和批评,让孩子更多地陷入消极情绪中,无法理解妈妈的意图。
二、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时应该采取更有效的沟通方式
1. 要明确沟通的目的,关注孩子的情感和体验,而不仅仅是传达自己的意见。
2. 可以通过描述事实、分享自己的感受、询问孩子的感受,并提供解决办法的方式,引导孩子理解问题,从而吸取经验,改进行为。
通过这种引导式的沟通方式,不仅能够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父母的意图,也能够让他们在情感上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,从而更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议,将其付诸实际行动,并最终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生经验。家长们在与孩子沟通时,要注意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,以引导式的方式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。